深圳新聞網(wǎng)2025年4月25日訊(記者 張玲 翁任瑩)不久前剛剛落幕的深圳米蘭雙城時尚周,是如何讓古典建筑成為中西文化的對話場?4月9日-14日,一場連接深圳和米蘭兩座城市的時尚盛典在意大利米蘭上演。意大利米蘭一座17世紀的禮拜堂,在深圳品牌的妙手下,變身為AI與人文的會客廳。 展覽將經(jīng)典油畫置入黑色方艙中,光影恰如雕刻時間,而“科技”就隱藏其中——AI算法生成的紋樣、數(shù)字織造的面料、仿生機械與手工技藝并置共展。
開幕式上,身著中國品牌HUI時裝的樂聚機器人“夸父”與來自貴州的繡娘攜手登臺,共同演繹東方美學(xué),成為全場焦點。策展人賈科莫·桑圖奇、中國知名設(shè)計師趙卉洲等時尚界大咖的互動,讓人感受到科技與時尚跨界融合的獨特魅力。
這不僅是中西文化的融合,更是古典與現(xiàn)代的融合。 這一次,讓我們跟隨藝之卉時尚集團創(chuàng)始人兼首席設(shè)計師趙卉洲“飛”過洲際線,進入這個“對話場”
今年四月初,趙卉洲再次啟程,前往米蘭。作為一名設(shè)計師,多年來頻繁穿梭于中西之間,飛行早已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。但這一次出發(fā),趙卉洲在自己的主頁上寫著,“依舊帶著一種久違的期待?!彼f,并不是因為這是第一次走向世界,而是因為我們帶去的,是“非遺”——那些埋藏在中國土地深處的、靜水流深的文化。
十年前,趙卉洲帶著HUI前往米蘭,懷揣著所有的憧憬和壓力,講述關(guān)于東方美學(xué)的故事。十年后,趙卉洲和她的HUI的作品以及貴州的繡品,站在了“深圳(龍華)·米蘭雙城時尚周”的現(xiàn)場。這不僅是一次展示,更是一場對話:關(guān)于傳統(tǒng)與未來、東方與世界、設(shè)計與文化之間的關(guān)系。
“開幕式那天,我站在臺下,看著機器人‘夸父’穿著我們HUI的服裝,和貴州來的繡娘一同走上秀場。那一刻,說實話,我有點緊張。一個是人工智能的未來代表,一個是千年手藝的溫柔傳人。舞臺燈打在他們身上時,我的心跳快得像回到了第一次做發(fā)布會的那個夜晚?!?/span>
趙卉洲記錄下了當時的忐忑:我心里想的不是成不成功,而是——觀眾能不能懂?他們能不能看到我們想講的,不只是衣服,而是文化的生命?當機器與人文并肩、傳統(tǒng)與未來并行,這種并置的美感讓全場觀眾瞬間安靜了幾秒——然后,是掌聲,是共鳴。
“展廳的中央,我們展示的是由我們HUI基金支持的貴州苗族刺繡藏品。只是靜靜陳列在那里,像從山野走來,帶著歲月的安靜與倔強。如今被我們帶到米蘭,是為了讓更多人看見、理解、敬重。”
“那不是我們?yōu)闀r尚做的衣服,而是文化本身的樣子?!?/p>
離開米蘭前,站在米蘭DUOMO大教堂前,趙卉洲指著自家品牌廣告,熱淚盈眶。她說,看到這一幕真的有點小激動?!?/span>感謝一路堅持的每一個人,讓中國的美,站上了世界舞臺”。她認為,此次深圳米蘭雙城時尚周圓滿落幕,它是一次文化的對話,也是一場關(guān)于美、關(guān)于傳統(tǒng)與當代的思考。當中國的非遺與世界的目光交匯,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驚艷,更是共鳴。
(本文圖片來源見水?。?br/>